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宾客 (第2/7页)
道我等在此发财,还能如何?” “这么多人!法不责众!” 说话的人来自两淮,乃是两淮盐商扛鼎之人,两淮总商胡玮铭。 两淮的盐商根据家财不同,却是等级分明。 比如小商贾的窝商,就是租赁或开办盐窝,被称之为窝主,他们雇用盐丁,日夜煎盐,颇为辛苦,却赚不到几个钱。 再之后便是运商,他们掌握着窝价和盐价,手里握着盐引,四处奔走租取引窝,凭盐引到指定盐窝取盐,在贩往指定的“引岸”贩售。 而且常常携带大量私盐,更多叫他们私盐贩子。 窝主常常自己煎盐,是个苦差事,运商也需要四处奔走。 但是场主们,场商们,则完全不必了,他们在各个钞关码头设置引岸,向盐丁灶户收购食盐,转卖给运商的中间商人。 场商具有收购盐场全部产盐的垄断特权,这个特权怎么来的?自然是官商勾结而来。 场商往往两头高买低卖,赚的盆满钵满,残酷剥削食盐生产者而攫取利益。 而场商之上,才是总商,又叫商总,乃是场商们每年选出一人,报给朝廷,乃是盐商中实力最为雄厚之人。 总商胡玮铭,却不是扬州商贾,而是来自陕西。 晋商、陕商、徽商,在这边地头上,从西汉争利争到了明初。 胡玮铭执掌盐商牛耳。 如果按照剥削和剥削式积累的财经事务运作方式,去定义,他们的这种运作方式,难道不算是资本主义吗? 必然算作是。 胡玮铭继续说道:“陛下说允许发财对吧,那我们这只是倒买倒卖,这价格飞涨,是供需导致。” “陛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治我们的罪,否则陛下哪还是金口玉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