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章 过犹不及 旧事追罚 (第6/7页)
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方孝孺根本没有科举功名在身。 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三年一次,这方孝孺若是真的把学问学明白了,还能连个举人都考不中? 连儒学的学问都没学明白,如何谈得上政治家和思想家两个词汇呢? 方孝孺的老师是宋濂,就是那个《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那个给元封衍圣公孔克坚写墓志铭还用元朝年号的宋濂。 宋濂做大明的官很是问题,但是宋濂做学问是没问题的。 方孝孺师从宋濂,却连个举人都考不上,那是宋濂的问题,还是方孝孺的问题? 方孝孺两次被吴沉举荐做官,第一次朱元璋说: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第二次朱元璋说:今非用孝儒时。 大明立国之初,求贤若渴,方孝孺若是有点才华,就会被重用,第一次朱元璋说他太年轻了老了可以用,第二次直接说没什么才能。 方孝孺是如何做官的? 做了蜀王世子的老师,才入朝为官。 朱棣奉天靖难入南衙,殉节这一百四十一人,其中有太监、有官僚、有戍卒,朱棣刻石记其忠义,其中没有方孝孺。 这一百四十一人不必苟活的方孝孺更值得吹捧? 方孝孺在朱棣入京的时候,躲起来了,希望躲过去,然后被抓了起来,最后论罪处斩,连坐兄长。 方孝孺死后,是他的学生,德庆侯廖永忠(把小明王沉江)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诛十族,这俩学生不算十族? 大明有十五岁减罪不杀的律法,即便是靖难清君侧的首恶,齐泰、黄子澄也有后代传世。 相比较方孝孺苟且偷生且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