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 (第2/7页)
降元,而后张士诚的粮草,都由方国珍押运至元大都。 方国珍为元朝流到了最后一滴血,无奈败北被俘。 “这和我们讲的大明弃民显然有很大的关系,否则胡尚书就不会这么讲了。”朱祁钰没有着急,示意胡濙继续讲下去。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吴元年,太祖高皇帝接见了两浙海商,以朱道山为首,例如孙天福、陈宝生等一众,共同觐见。” “两浙既臣附,朱道山首率群商,入贡于朝。” “高皇帝盛赞其能,嘉纳其言,曰:海外闻之,皆知道山入贡之荣有如是也。至是海舶集于龙河,而远人之来得以望都城而瞻宫阙,且人见中国衣冠礼乐之盛,而相与咏歌之者。” 朱祁钰明白了明初大明海洋政策。 朱道山、孙天福、陈宝生,元末明初的三大海商,皆为漳州人,他们在方国珍败北之后就入朝纳贡,以求天恩。 可以让天外之人,瞻仰宫阙,让所有人见到中国衣冠礼乐的繁荣,并且传颂。 当时朱元璋打出的旗号就是:驱除鞑虏,复中华衣冠。 所以朱道山这群人的马屁,的确是拍到位了。 胡濙看陛下明白了大明国初的海洋政策,便开口说道:“吴元年就有了抽分之法,洪武二年,高皇帝曾谕参政蔡哲云:福建地濒大海,民物庶富,番舶往来,今核减抽分法。” “最初的抽分法是十抽三,百姓嗟怨,高皇帝爱民,将十抽三降低到了六分。” 从30%的抽分实物税,降低到了6%的税务。 朱元璋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渔船也是如此征税,十抽三,对渔民而言,实在是太重了,所以定为了六分。 “洪武三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