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宫受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宫受袭 (第3/8页)

 他本打算和于谦商量下,让于谦再担点担子,但是显然于谦显然不咬这个饵,压根不愿意掺和此事。

    至于商辂,正统十年的三元及第,朱祁钰也不准备用。

    一来,朱祁钰心里有点膈应,上一个六元及第的黄观,忽悠着建文帝整日里削藩、削武勋,最后折腾出了靖难之役来。

    这三元及第,朱祁钰一听就是一抖,这有什么高论,朱祁钰都懒得理会。

    朱祁钰瞄向了左都御史、都察院总宪,通政使王文。

    但是朝臣们没人推介王文,因为王文不是翰林院的文林郎,王文永乐十九年和于谦同榜出身,之后直接做了监察御史,开始巡抚地方,而后一直在地方呆了十数年,才进了京师。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个潜规则朱祁钰不打算遵守。

    在元朝以前,是非州县亲民官,不得为相,秦汉唐宋,任何一个宰相,几乎都有亲民官的经历。

    但是到了大明,就变成了非翰林不得入阁,这是一种朝廷集权的必要手段,将内阁学士的资格限制到京官,成为翰林的禁脔。

    这种转变,让翰林院、内阁、朝堂都变成了一个高谈阔论的地方,对地方诸事不了解,如何能理好天下之政?

    飘得太高了,搞不好朝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王文一旦入阁,那就必然要调陈镒回京,担任都察院总宪一职,王文本身担任通政使,太忙了也忙不过来。

    另外一人则是胡濙的礼部左侍郎,名叫杨宁,偕胡濙理部事,帮助胡濙负责礼部诸事,进退有据。

    杨宁曾经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