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银币供不应求 (第2/7页)
cao心。 而最先拿到大明银币的并非宝源局堆积的百姓们,而是住在大明官邸的官员。 发月俸的时间到了。 因为大明皇帝铸币的缘故,大明的官员暂停了一个月的俸禄,但是因为国帑供养的制度,大明的官员压根不用担心会饿死的问题,除了衣食住行之外,每月每户还有二两银子的额外开销,可供支取。 所以暂停这一个月的俸禄,终于发下来了。 而这次发下来的则是银币,正面写着一两,背面写的则是平厘七钱,这个意思就是七钱银当一两花。 大明的官员们每人领到了本该折钞的银币,作为俸禄了。 折钞是大明的一个大杀器。 比如于谦现在从一品少保,按制年俸888石米,京师粮价一石四钱银,折价应当是三百六十两白银,月俸三十两。 但是于谦每月折钞就超过了八成,他每个月只能领到六两银子,和价值二十四两银子的擦屁股纸。 这就是大明官俸之薄,未有弱此者的由来,因为折钞这种事,甚至让官员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养活不了,就做什么? 在客观上,就会滋生腐败、贪腐,尤其是京官。 贪腐就会出现朋比为jianian、就会有座师银、就会有冰敬、碳敬,就会有地方官员和京官沆瀣一气,一个鼻孔出气,就会出现一个有一个的党派,穿一条裤子。 他们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在了一起。 而且贪的名正言顺,贪的光明正大! 朱祁钰让铸币厂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