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180节 (第2/7页)
这三个方面。” “我们的产品仅仅上线两周,索尼的人立即约着见面,嗅觉也是挺敏锐的。”方卓点评了一句。 潘犇略有些忧虑:“索尼体量很大,他们注意到这个mp3的市场,我们是不是有麻烦了?毕竟播放器技术层面的门槛不高。” 方卓凝神细思,他这一夜的梦里都仿佛在思考这件事:“索尼的体量是很大,可我们要见的恐怕只是他们在纽约的部门,连苹果的id都没掀起什么浪花,我们的m1销量还比不上苹果,他们为什么会找上门呢?” 他自问自答:“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性面对威胁的应激反应,也可能确实是这边的中层有不错的前瞻意识,但不论如何,索尼内部不可能当机立断的抛下walkman的既得利益来全面转向mp3市场。” “既然不能全面转向,那顶多只是探索。” 方卓起身踱步,判断道:“这种探索会是什么样的?索尼是什么名头?它是做出来经典流行产品的世界五百强,探索的目标只会精益求精,你觉得它可能直接奔着200美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去吗?” “你能想象索尼开拓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市场,起步就做200美元、100美元的产品吗?” 方卓的思路越理越清:“它即便做mp3播放器也会是中高端,但这种大集团内部的流程时间已经足以让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们的m1还有时间,我们的p1有更多的价格优势,索尼的威胁不足为惧。” 作为一名风投机构的员工,潘犇目睹了一位公司总裁对行业竞争者的判断,他不知道对不对,但逻辑听起来自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