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六章 身陷敌营的阿基米德 (第3/7页)
政策和民族政策做的不好,女皇的心思一直放在朝廷上,放在剪除一切反对力量、传承武周江山上,对边陲疏于治理。 世袭该地的边军边将们还兼任着边地政※府的治理权限,抽丁收税、治理边民。他们趁机横征暴敛,对边地各少数民族实行敲骨吸髓般地敲榨,以致边地各族与武周朝廷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奚族这次决心与契丹人联盟,其实是没有什么政治主张的,他们没有扩张地盘的野心,更没有妄想推翻朝廷,在与契丹人联盟后,也没有提出任何政治目的,他们纯粹是为战而战,是多年积怨的一个总爆。 这时,建安王武彼宜的大军终于赶到了。 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条件,在私访狄府的第二天,她就下旨,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再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擢政事台席执笔,赐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为他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以作嘉勉。 与此同时,她又按照狄仁杰的要求,任命太※子李旦为大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募兵征讨突厥。武则天当然不可能真把太※子放出去做大元帅,万一太※子手中有了兵马,挥师反攻京※城怎么办? 太※子这个大元帅只是一个虚职,狄仁杰以副元帅代理元帅事,尽管如此,这个举动还是得到了太※子党的认可。 太※子党也知道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利用这件事,能够扩大太※子的威望和影响足矣。于是,魏元忠、姚崇等太※子派大臣从非暴※力不合作转而全力配合狄仁杰的行动,拉起太※子的大旗招兵买马。 太※子党、庐陵党、太平党等李唐皇室的残余势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