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八章 二老吐槽 (第6/7页)
娄师德所言,狄仁杰自然是知道的,这些都是国家施政时犯下的重大过错,可他又能如何?娄师德说一件,狄仁杰便喝一杯,不一时便酩酊大醉。 狄仁杰满腔怨愤至此终于也忍不住泄起来:“这一遭,朝廷北伐,兵时排出二十八员大将,十六万大军,人人都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都觉得朝廷既然轻视契丹,为何还要派出这么多的兵马?” 娄师德道:“还不是因为那些统兵将领多是依附武氏的人,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军功。朝廷还想以梁王武三思为安抚大使的,其用意也再明白不过。只可惜大军败的太快,武三思都来不及启程!” 狄仁杰苦笑道:“这些年来,朝廷疏于武备,军权又被武氏一族众多不知兵的郡王们把持着,士卒少于训练,战力大不如前,再被这么一帮不擅打仗的将领统率,焉能不败? 结果,一战大败,太后还不甘心,再派第二路大军,依旧是武氏子侄挂帅。这一路大军到了河北,除了白白消耗钱粮,毫无建树,迫不得已才派了王孝杰去,偏又让依附于武氏的苏宏晖为副元帅,结果……” 狄仁杰越说越痛心。 他精于政治,知道武则天面对一而再的失败,依旧不放弃用武氏一族的势力带兵,是为了大胜之后分享军功,树立武氏一族的威望。也就是说,武则天现在已经倾向于立武氏子侄为皇嗣,这是为武氏政权作过渡准备。 所以,大周军队现在败得越惨,对武则天的打击就越惨,就越有利于李唐的复兴。可是,这个代价也太惨烈了,数十万的子弟,为了满足女皇一个人的权利而命丧沙场。 狄仁杰担心契丹人会放下旧怨,同契丹联盟,如果那样,朝廷就不仅仅是经受几场大败、元气大失的问题,而是西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