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六章 他想搞事 (第1/4页)
当前形势是这样的,夏言和顾鼎臣双双入阁后,实职吏部尚书和实职礼部尚书都空缺了出来,对很多高层官员来说是个很好的晋升机会。 就算争不到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但若有人升为那两个尚书,肯定又会空出其他位置啊,这就是官场连锁反应。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有资格的候选人很多,按默认潜规则必须有词臣出身。 比如南京礼部尚书严嵩是一个,又比如老资格礼部左侍郎、当世经学大家湛若水是一个。 现有词臣里,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温仁和,詹事府詹事张璧,都是有资格直接进位礼部尚书的。 还有其他一些词臣出身,已经迁转为侍郎的,也都有资格。 但王以旂王师叔这样的人,非词臣出身的官员没有资格去当礼部尚书,这是硬标准。 至于吏部尚书,比起特别讲究出身的礼部尚书,名义上候选人似乎更多,好像是个二品三品就可以考虑,但实际cao作里,候选范围更狭窄。 毕竟吏部尚书是外朝之首,是内阁之外的第一文官,地位极其特殊。 关于吏部尚书的推举,也有一套默认的规则。资历要老,威望要高,不然镇不住场子。 一般都是从其他二品进位,除非有皇上殊恩,基本不可能有三品直接升吏部尚书的事情。 还有一个默认但却经常被强权破坏的潜规则,吏部尚书人选最好与内阁保持距离,不要与内阁关系太好。 所以能进位吏部尚书的候补人选,实际上只有各部尚书、都御史这个圈子。 地位最低的工部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