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_第四百九十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 (第2/4页)

一年半从给事中升到礼部尚书的夏言。

    再想想未来的李春芳,嘉靖皇帝四次亲手提拔不经他人,一路保送入阁。

    这次两道诏旨里,关于张学士的任命,大家之前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候补翰林学士的两大热门就是张潮和蔡昂,谁赢下这一局都不奇怪。

    但秦德威金榜题名才三个月,正式报道上班更是只有一个月,就提拔为正六品词臣,而且年纪只有十七岁,委实让满朝震惊了。

    六品看着不高,但这是词臣的六品!词林官明面品级普遍低,但却很金贵!

    在翰林院里,除去杂务官不算,最底层的词臣应该是庶吉士,学习三年之后也不见得留下。

    然后就是从七品检讨、正七品编修、从六品修撰这些,加上庶吉士组成了词臣群体的底层基础,都是新人进来的官职。

    自正六品开始到从五品,就算是词臣的中层了,官职有左右赞善、左右谕德、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

    秦德威十七岁年纪,就步入了六品词臣门槛,不说惊世骇俗吧,也称得上惊天动地了。

    如果普通人不理解十七岁正六品词臣的意义,可以再做两个对比。

    第一个对比就是秦德威的同乡同年会元许谷,登科后馆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

    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许谷学习三年后才能留馆做编修。

    在考核优秀的情况下,再经六年升两级,许谷才能升到正六品。

    也就是说,秦德威的同年里,最优秀的那批人一切顺利的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