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人得道 (第2/7页)
张潮连忙答道:“是日阁臣先迎陛下于奉天门,然后陛下出奉天门,再登午门五凤楼,臣等皆在午门外列班祝贺。”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可!” 随后张潮才将议定的告庙、献俘、受俘、处置等程序,一一奏告与嘉靖皇帝,顺便奏请皇帝下旨调拨锦衣卫大汉将军、太常寺乐舞生提前准备。 嘉靖皇帝都同意了,难得没有刻意挑刺敲打。 然后张潮又奏道:“关于功臣秦德威,阁部院大臣议过,拟封为丰州伯......此外,应当按惯例推封父母及三代,以及恩荫子孙。” 站在一边的秦太监本来正乐呵呵的旁听,嘉靖皇帝高兴,他跟着凑趣高兴也没毛病,不会被猜疑什么。 但他听到“推封父母”四个字时,脸皮忽然轻微抽了抽。 按照大明制度,臣子做官满三年并考核合格后,便可以推恩封赠父母。 抛开那些旌表功劳的特例不谈,推封基本原则就是,当儿子的做到什么级别的官,就封父亲什么级别的官,同时封母亲同等级别的称号。 为的就是宣扬忠孝一体,让父母跟着官员一起享受荣光,所谓“显亲扬名”也。 听到这個推封问题后,嘉靖皇帝下意识的说了句:“秦德威似乎没父亲?” 秦太监:“......” 嘉靖皇帝此时口中的“父亲”自然指的是生父,而不是后爹继父,嘉靖皇帝对于是“谁是爹”的概念从来不会含糊。 自嘉靖朝就形成了新惯例,推封父母原则上是推封本生父母。 据说是为了防止出现官员庶子出身,因为母亲不是正妻,结果什么封赠也没有,让官员难以尽孝这样的人伦惨剧。 随即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