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 (第4/4页)
门,掷地有声的说:“臣欲请陛下看看,臣与仇鸾这种人不一样! 臣敢立下军令状,若臣出征安南,半年内让莫登庸献表出降!” 饶是心思敏捷的嘉靖皇帝,这会儿也愣住了。 从法理和宗主国责任来说,天朝大明应该出手讨逆,但一些大臣为何还是要反对征讨安南? 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劳师远征损耗巨大,万一迁延日久打上几年,那财政就要崩了。 可如果确定能半年搞定,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大明财政再吃紧,撑住半年用兵还是没问题。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能相信秦德威吗?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这秦德威目前连二十岁都不到啊! 文华殿里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秦德威很淡定,静静站在宝座下面。 只要嘉靖皇帝敢派他出征,他就真敢去! 在原本历史上,大明朝廷最后还是决定南征。 开始在两广集结兵力,积攒粮草时,没几天莫登庸立刻就怂了,赶紧自缚出降,又是献表又是割让土地。 所以实际上一兵未发、一仗未打,安南就“平定”了。 这样的“南征”,秦德威为什么不敢去?为什么不敢放狠话立军令状? 这简直是嘉靖朝最好捞的一个大军功了,只是赶路辛苦点,毕竟距离京师太远了。 对了,后世网上流传的“朕与先生解战袍”,背景就是这次南征。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忽然有人进言反对。 秦德威瞥了眼,居然是礼部尚书严嵩。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