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307节 (第4/6页)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一脸疲惫地翻看着奏章。 山西那边的情况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王嘉胤虽死,但余部依旧有三十几万人,本部主力在王嘉胤的左丞相紫金梁的率领下,继续转战各方。 非本部的其余各股流寇,则继续星散入各地,例如不沾泥部又一次从河曲县附近渡过黄河,回到了陕西。 散开的流寇,比聚在一起的流寇更烦。 闹得各地叫苦不迭。 弹劾杨鹤的奏章,堆满了朱由检的书桌。 “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道路皆怨抚。” “杨鹤主张招安,误国不浅。” 看着这一大堆奏章,朱由检的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台跳楼机。 主抚是为什么?朱由检再清楚不过了!当时三镇总兵入京勤王,杨鹤手里无兵,除了招抚又能怎么办?所以朱由检才会一力支持杨鹤主抚。 但现在建奴攻势暂缓,勤王军已经回去了陕西。 那就肯定不能再继续抚了!可以转为剿了。 但这么大的政策转换,必须得找个人来背锅。 这背锅侠,肯定不能是朕,那就只能是杨鹤了。 朱由检提笔写道:“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本段摘自《国榷》卷九一。) 他这么一写,也就意味着杨鹤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