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谢盟主无泪懒虫) (第2/6页)
就一万人,甚至可能只有几千人。同黄得功一样,高杰部的扩编也是因为南明给予大量钱粮供应之后。 顺军这边,徐州城里的董学礼在守徐州这段时间损失很大,眼下可能只有一万多人。河南副使吕弼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两家合起来不会超过三万人。 其余就是以千为计量单位的明、顺杂军和地方土贼,这些杂兵大概也有几万,清军南下时九成都在地主士绅和前明官僚的带领下降清。 仅目前淮军实力而言,陆四如果向明朝南方政权臣服,他必然就是江北四镇的首镇,也是最强悍的一镇。 大顺封侯,南明除了授国公,没有其它选择。 这就是兵马翻倍带来巨大威望的好处。 坏处在于大量刘部降军的加入会让淮军的体系再次紊乱,并且也将给淮军的后勤带来极大压力。 军饷这一块刘泽清的几百万两金银几乎都落入陆四之手,可以保障淮军大半年所需。 粮食这一块却没什么缴获,因为刘泽清是靠打粮来维持他的大军,而不是同淮军一样从根据之地输送而来。 淮军肯定不可能跟明军一样打粮抢百姓的,那么就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三万降军,有吃的人家才肯卖命,没吃的鬼睬你,然而淮军现有的粮食产地就是淮安和扬州两府。 以两府之地或者说半个江苏来养北边六万大军和南边的两万兵马,无疑是相当吃力的一件事。 这也是为什么陆四念念不忘想拥立福王的原因,他没粮,江南有粮! 不能保证粮饷,就不能保证降军的忠诚,没有足够利益也无法驱动这帮降兵提着脑袋跟辫子干。 但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