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问贵军是否大顺王师? (第2/4页)
过因私杀人被成祖夺爵安置交趾,数年后再复侯爵安置南都,至孙廷勋已是降为三等伯爵。 孙廷勋也被韩赞周请来的原因是他乃cao江提督。 cao江,是谓江防,名义上包括郑鸿逵在内的长江沿线水师都归孙廷勋提调。 至于孙廷勋所言史可法曾在洪承畴麾下做过事,指当年史可法在西安府任过推官,其时洪承畴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并上书朝廷夸赞过史可法。 此间,南都不知洪承畴已于去年降清,都道他已殉国。 概因明朝在关外的谋报系统完全无存,且洪承畴虽降清,洪太表面对其恩礼有加,但实际从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加以囚禁不得任意出入,除偶尔招其咨询外不给任何官职,故而降清后的洪承畴极其“低调”,以致明朝这边一直以为洪承畴已经殉国。 据说崇祯帝可能从某些渠道得知洪承畴已经降清,但概因此事太过耻辱,洪之降清影响也实在太大,崇祯只得压住此事不让外泄,对洪的家人也没有牵连。 “事已至此,还是国公多拿主张的好。” 韩赞周也看出史可法无有谋略,此间便盼徐弘基主持大局。他虽是南京内守备,但不过才任数月,于南京军务方面虽有“渗透”,但尚无法做到使诸将听命,故也只能请魏国公主持大局了。 徐弘基自是晓得厉害关系,当下与韩赞周、刘廷勋寻史可法共商淮扬贼乱。 四人在屋内商量半天,终是得出必须马上调兵遣将渡江支援扬州的决定。 援军方面,魏国公这个外守备负责的南都三大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