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10节 (第2/7页)
都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五个都有民族服饰,只有汉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宣传图里穿的衣服都是现代化的衣服,没有民族服饰。 当然,这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关,这里不做讨论。 为了能够把这一缺点补上,李麦芒花大价钱,请来了一堆研究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服装设计、纺织工程、民间艺术家…… 这些人都在各自的领域精耕细作多年,结合在一起,互相印证、补缺,从头一点点开始。 这样考究的节目,在这个年代并不少见,只不过投入太大的原因,制作艰难,往往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拍摄。 这个年代,电视节目哪怕没有钱,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能做到的最好。 不像后来,钱倒是有了,可大多都是些粗制滥造的节目,钱去哪了,谁知道呢。 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个民族节目,还问这是不是准备上春晚。 陆蝶问的时候,李麦芒都惊讶了:“这都十一月了,怎么可能上春晚。” 现在距离春晚,也就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也不过是刚刚把服装确定好,节目表演的内容还没有开始排练呢。 陈晓旭在这件事情上特别上心,在研究院的这段时间一直都特别开心,尤其是在新衣服款式出来之后,她总是愿意做模特。 还会提出来一些自己的意见,衣服穿在她身上,哪里不合适,她最知道。 从头到脚,在这里,她穿着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从来不会有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反而会真心的称赞她穿的好看。 原本,不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