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明帝国_第二六六章 迫在眉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六章 迫在眉睫 (第4/5页)

林2,至于空军方面当然不会再给他米格9了,那东西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了,据说苏联空军准备全部退役掉。

    这次提供给李同志的,全都是最新的米格15,另外还有一部分拉11,毕竟史达林那里米格15的产量也有限,他可不是杨元首的鲲鹏航空,鲲鹏航空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给空军造了三百多架佩刀,生产速度让世界瞠目。

    从目前锦衣卫得到的情报看,接下来进入高丽参战的第一批志愿军,很有可能接近苏联陆军一线步兵师的装备标准,如果再加上他们从这里得到的各种武器加成,单纯从轻装步兵的角度上看丝毫不输于美军,甚至有可能略微强一些,毕竟很多他们有的东西美军并没有,比如说ak47这种类型的。

    尽管美军将领们,一直要求换装自动步枪,哪怕来不及自己研究,直接从杨丰这里购买授权生产四六式也行,但守着仓库里几百亿发七点六二毫米全威力弹的米国政府,直接无视了将军们的渴望,顶多给加兰德额外装了一个快慢机和二十发弹匣弄了个试验型号。

    结果就造成了现在,就连天竺和巴基斯坦军都出现战场上自动步枪对射了,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的士兵,还只能扛着古老的半自动步枪上战场。

    美军陆军装备体系中,唯一受益于杨丰的,是他们也有了一款步兵战车,由万国联合收割机公司生产的,型号是m75,但实际性能却类似m59,也具备浮度能力,但却只能在平静水域,而且没有炮塔,只能算一款装甲输送车,连美军自己都不满意,生产数量并不算多。

    另外就是他们购买了少量的自动榴弹发射器,计划中是用来仿造的,但仿造出来的产品和原装货差距实在太大,美军也没大规模列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