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三章 合作双赢 (第4/5页)
以让李同志把贴牌工厂设在沈阳,这时候李同志的控制区就是东北最牢固,沈阳肯定是最合适的地方。然后大明的商船在天津上岸,直接火车运过去贴牌就行,在战前他可以始终在沈阳维持大量的产品囤积,不怕屯个几十万件,甚至还可以囤积保暖**,羽绒内胆,反正苏联人穿都是加厚的,足够抵御盖马高原的风雪了。 而且不光是衣服,皮靴也可以囤积,现在大明商人的皮鞋产业同样红火,如果以这种方式打开苏联市场,完全可以为他们单独生产一款保暖军靴,然后以出口苏联为名义,也拿到新华去贴牌,到时候也预先囤积个十几万双。 如果从一开始,始终就维持这样的囤积规模,那么外界谁也不可能怀疑,杨元首早就在为战争故意准备,毕竟这东西都是一船船的运过去,随随便便一艘万吨轮怎么还不拉个装备十几万人的,当然前提是李同志得同意这笔生意的。 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因为这样对史达林也有好处,大明的货物在苏联黑市上卖得红火,这一点贝利亚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涉及的人太多,大家都从中捞好处不方便管而已,如果使用这种方式变成了正常贸易,那就相当于赚钱的变成了史达林,而且价格降下来老百姓也欢迎,这种轻工业产品本来就不是史达林看得上眼的。 也就是说这笔生意对他也有利。 “不谈这个问题了,走吧,我们去看看我这一批给你们准备的货。” 杨丰笑着说道。 这一批他给李同志准备的是火箭炮和火箭筒,老潘给他送来了整整四千名战俘,毕竟他们刚打完两场上百万人级别的大战,现在手中就不缺战俘,而这一次他们收获的军火数量也是很多的,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