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明帝国_第一九九章 跨越式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九章 跨越式发展 (第4/5页)

东西,在设计上反而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惠特尔也不可能单凭自己搞发明的热情就设计出来,最重要的是材料和加工工艺,而这是需要一个工业体系来支撑的。战后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工业狂飙式的发展,十年间几乎该出的东西都出现了,涡喷从两吨多推力暴涨到了六七吨,推重比从二一级暴涨到了五一级,甚至涡扇,大涵道通通出现,战斗机从几吨重暴涨到十几吨甚至二十几吨,靠得就是材料和工艺的提升,崇祯三二七年的钛合金,崇祯三二六年的数控这些都是幕后最重要推手。

    而现在,杨丰想要完成自己需要的,也必须得靠这些东西,实在不行那就只能上碳素复合材料,但这个就有点狠了,这都到二十年以后的水平了,当年罗罗就是栽在这东西上甚至死过一回,如果不是不列颠政府援手,罗罗这个后世跺跺脚航空界颤三颤的名字,就彻底消失了。

    现在他的复合材料也只是控制在玻璃纤维加树脂的水平,只不过采用了高效的拉挤成型工艺而已,还没搞到碳纤维那么恐怖的地步,而这时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并不稀罕,只不过受生产工艺限制,简单点说都是手糊阶段,所以没有他那么廉价而已。

    为了这些东西,他也算是煞费苦心,不但要满世界寻找,满世界刷机器,还得让薇拉建立生产过程的数据模型,还得让那些美女机器人在旅行者号内根据数据模型使用机器,并且制造出真正的产品。然后再把机器搬到他的工厂里面,由那些美女机器人负责教工人如何使用,甚至还必须向一些挑选出来的能够放心的大学生教授基础知识,直到他们完全理解这些东西的原理和生产工艺。

    总之应天府周围小岛上那些工厂,每一座都称得上杨元首心血的结晶。

    好在这些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