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五十八章、是不是有点太谨慎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是不是有点太谨慎了? (第4/5页)

己的。

    他们又不是清帝国的既得利益者。

    在历史上连英军登陆,老广们大多都是来看热闹的。

    看到清军战败甚至还有不少人高声叫好。

    直到英军要在广州城郊进行一些强制性的人与人连接的活动之后。

    当地老广才怒而奋起,抄起拖鞋就开干。

    竟打死了二十多英军。

    是这次战争英军因战直接死亡数量的三分之一....

    确定的反对者肯定是广州满城内的旗人。

    这些人和明军肯定是死敌。

    潜在的反对者。

    就是广东当地的大地主。

    这些阔佬某种程度上是清帝国的合作者。

    他们可以在清帝国的体系之中攫取自己的利益。

    自然也会天然的成为这个帝国的维护者。

    不过....

    这种合作并非是亲密无间的。

    清朝的统治者防着的就是他们呢。

    底层的汉人再不喜欢清朝,他们能够构成的威胁也很有限。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地主阶级——也就是知识分子的加入,其实都很难成气候。

    历史上许多掀起风云的人物都是落第的秀才....

    这种智商高,有知识的人,才是危险人物。

    清朝的科举也是要把这些智商高的人囊括其中,用八股文消耗他们的智力,一辈子钻进四书五经的书堆里面,通过分享帝国的血rou来让这些高智商人士少去想一些危险的事情。

    这种方法有个专有名词:牢笼智士。

    这八股取士。

    本就是牢笼啊。

    因此朱道桦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