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三十八章、明王的武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明王的武装 (第2/5页)



    都是非常实用的兵法学问。

    不过这些书在大清朝是没多少人敢看的,除了部分武官可以看看,要是通常的豪门大户的读书人敢看这个被人举报的话。

    那可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

    虽不至于和私藏铠甲一样被九族消消乐。

    但也是一个把柄。

    关键时刻可是要命的。

    在看了这些兵书之后。

    至少罗芳伯对于如何编制军队,如何安营扎寨等还是有所了解,不至于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现在他是把手中的兵力分成了三个部分。

    主要是在三发到坤甸的一条必经之路上挖土建壕,然后是要派人护着港口,事有不对就得扬帆起航逃命,还有一部分就依托两个大围楼摆出了一副死守的姿态了。

    和刘乾兴那边是燧发枪、火绳枪、刀盾长矛混编不同。

    罗芳伯手里的六千罗家打手清一色的带着刺刀的燧发枪。

    当初朱道桦在加尔各答的工厂里面购买了大量的燧发枪,这些燧发枪本来是供应欧洲战场的,算是当下的主流装备了。

    不过在明军开始“黄火药”改装之后,明军就开始使用巴淡岛兵工厂生产的明军制式火枪了。

    那时一种经过了改良之后,发射有雷酸汞火帽作为击发药,黄火药作为发射药的火枪。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虽然同样没有膛线——这主要是朱老板不知道米涅弹是什么。

    但是这种火枪的激发率和射程都更远。

    使用黄火药作为发射药,在减半药量的情况下也能有比黑火药更强的爆炸威力。

    而在明军换装之后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