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整军(五) (第2/4页)
咽喉,御边一千五百多里,朝廷哪里敢轻调大将?对他去京师的任务来说,宣府又不是没有精兵。 沉吟一会儿道:“此次入京,逗留时间不定,说不准要开春才能回来。”对两人嘱咐道:“董忽力虽然大败,但胡虏聚散极快,要防备他们开春就来叩关。” 虽见两人凛遵,戚继光不放心,又叮嘱道:“董忽力胆气已丧,未必能来。其侄子董秃子很可能夺其兵权,带人入寇,千万不可轻忽!”张臣与王一鄂都应了。 将事情安排完了,戚继光次日带三千精兵,兵车五十,马匹一千,粮草辎重若干,自蓟镇开拔,奔赴京师。 蓟镇离京师才二百多里,戚继光不着急,慢慢走,边走边练练兵。果然第五天快到京师时,京营戎政大臣杨炳的亲信带着礼物,趁着夜色到了。 来人身穿普通衣衫,看不出身份。低眉耷眼的被戚继光放出去的前哨押着,进了戚继光的军帐。进门行礼不提,先送上杨炳的信件和礼单。 杨炳在信中除了问候之外啥也没说,这封信有伯爵的钤记,仅是证明来人身份之用。戚继光看了信和礼单,脸上似笑非笑道:“彰武伯爷客气了,戚某不过一厮杀汉,焉能和伯爷称兄道弟?素昧平生,如此厚礼更不敢当。” 来人道:“戚军门风流倜傥、文武双全,伯爷仰慕已久。派小的来此,乃贺喜军门面圣之荣也。” 戚继光年轻时好读书,真能称得上“文武双全”,而且为人洒脱,没结婚时也是个满楼红袖招的风月班头。后来戎马经年,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