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贾生---- 一事无成的成功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贾生---- 一事无成的成功者 (第26/41页)

快乐生活……是吧?

    不过这倒也不光贾谊,这本来就是他师门的传统。

    查一下李斯的传记吧,他自觉求学有成,准备赴秦求用时,是这样向荀子辞行的。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我看明白了,秦王他现在是铁了心啦,要抛开联合国单干哩!这个时候,可是发大财的好机会啊,我要去碰碰运气,看看那边院外游说集团的水深不深了。

    李斯毫不讳言自己现在没地位,也毫不掩饰自己现在有野心,并对那些没地位又没野心的人表示了强烈的鄙视:“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rou,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没本事也就罢了,有本事还不努力争取,甘于所谓的宁静,那何止不配称士,简直不配称人,那是会走路的rou块啊!

    把这两段话放在一齐读读,心相印处,简直异身同魂!

    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儒,高度评价自我价值以及所持的原则和价值,全力抓住一切机会来推行实践之,视之为自我价值的体现。已完全浸yin于这商品社会并被之重塑价值观的我们,并没有资格因这强烈到赤裸裸的物欲来嘲笑李斯和贾生,因为,在他们,这只是目标的一个收获,并非目标本身,是实践自我理想、改造外在世界的必行之步,更高的地位将带来更大的声音,可以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更多的地方,至于那些丰厚软甘,只是随着地位提升而必将出现的一种副产品而已。

    儒行刚健之道,道尚清净无为,入世与出世的争论,正是他们的根本区别,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儒与法,其实又并无区别:儒是有情之法,法是决绝之儒,两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