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楚庄--一头来自南方的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楚庄--一头来自南方的熊 (第12/18页)

让人尊重或是喜欢的本钱,他的文化并不能令那些自命高贵的人们欣赏和认同,他的经济不够发达,没有足够的粮食与金属,他仅有的本钱,就是他能够让别人害怕的力量,但这力量却又给人以口实,使别人可以时时的高唱“XX威胁论”。

    事实上,他的力量也不足以完全保护自己,那些老贵族如何如果真得狠下心和不计代价,绝对可以给他以毁灭性的打击。

    (春秋年间称霸者,几乎都是奉着周天子的旗帜威慑、抵御或打击了一些异民族,而在楚庄之前,楚国,或者说楚蛮,便常常有幸列名在这些被威慑、抵御或打击的对象里。)

    (楚庄崛起前中原几位霸主中,齐恒公九合诸侯,一直是拿楚当假想敌;晋文公最著名的“退避三舍”,失败者就是楚军;宋襄公霸业之结束,正是因为被楚军在孟地击溃,换句话说,一直以来,楚,就始终在站立在中原盟主的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接掌国政,该怎么做?

    有四个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韬光养晦。

    我认为,这正是熊侣王前三年吃吃喝喝的真相,甚至,我一直有个无礼的猜想:就连伍举和苏从的忠勇举动,应该也只是楚庄计划的一部分,非出激愤,实是受命而行。

    为什么?

    回头看看上面,在苏从再谏之后,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于是乃罢yin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

    罢yin乐,听政,这都很正常,顺理成章,但接下来的两个短句却让人没法忽视: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

    诛得是谁?进的又是谁?

    简单的说法,诛得当然是腐朽份子,进得当然是改革派,但…谁是腐朽份子,谁又是改革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