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本来毫无证据抓人回来,他们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可孔信良反应歇斯底里,心虚得让人不禁怀疑,他真的与凶案有关。 杨清水从大衣口袋掏出卷纸擤鼻水,冻了半天他脑壳嗡嗡叫,“证据湮灭,死者无法发声,除了让凶手自动开口,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两人面面相觑,江创新愕然地反问:“让凶手开口?” “要从哪里说起呢?”杨清水自言自语,破案对他来说没有抽丝剥茧的乐趣,更别说解构案情了,“知道囚徒困境吗?” 这是博弈论的经典理论,两人都点头。 假设共谋犯罪的两个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招供揭发,由于证据不足,两个人都坐牢一年;如果一个人揭发,而另一个人沉默,揭发者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如果互相揭发,证据确实,两人都判刑八年。 由于无法沟通的囚徒不会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沉默。所谓合理的利己主义,会让选择变得非理性,聪明的人会因为聪明而作茧自缚。 杨清水:“杀手、中介、□□,他们都是凶手,同时保有对方的犯罪证据。但基于一定理由,他们不可能出卖上级,被抓到宁愿保持沉默,能入罪的只有挡在前面的杀手,无法撼动他们的根基。” 苗颐愣了愣,“这不是跟囚徒困境矛盾了吗?” “突破点在于他们相信下级会且已经出卖了自己,才能形成囚徒困境。”杨清水说,“首先是一桩曝露身份的凶杀案,杀手被抓两天,然后舒文劳务的控制者被逮 捕,最后才能顺理成章,高调请孔信良到警局协助调查。他们以为堆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