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8 (第2/4页)
。 邓智林笑道:“你看看, 好些以后就是你的同窗了,在这县城里的条件有好的也有一般家境的,多数都是从县以下的乡镇村里上来的,只能住读,这里交通不便,他们一个月都未必能回一趟家。” 留谷县下有几十个镇子,乡啊啥的,村子就更多了。 就这只能用腿走,或是用牛车交通的年代,书生们要回一趟家,可太糟罪了。 哪怕在现代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的时间,他们要花大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左右转牛车才能到家。 特别不方便。 生活方面也更是远远比不上现代学校的,这里没有自来水,没个书童照应的话,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在打水上面,冬天还要自己烧水,当然了,书院里会买柴,但用的学生都要额外出一笔炭火费的,走读的学生会少些,但住在书院里的书生肯定要多一半来的。 衣服要补,食物要煮要热,住呢,冬天冷的时候,还得花钱买炭用,出门又要花钱。 若是村里家底不丰的学生,的确捉襟见肘的。 另外呢,就是笔墨花费了,都是钱。 而穷书生为了省钱,要么少用,或者用差点的纸,这也能省。 但若是家里穷,还要另外补贴生活费的人,会怎么做呢,去外面抄书赚润笔费是一种方式,也是很多书生的赚钱途径。 可是,让人见了难免也心酸。 因为他们比起同窗,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生活方面,以及省钱,或是赚钱方面,这样的人,哪怕考上去了,的确是励志的,可是,忆起来的时候,确实吃了太多的苦。 邓智林是明白这一切的,纵然古今读书环境有差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