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2/4页)
量什么的也远不如流行乐,但音乐界普遍有种感觉,就是古典乐的格调似乎永远都是最高的,有点儿高处不胜寒的意思。 这种高处不胜寒不仅仅体现在古典音乐界受众面小上,还十分鲜明的体现在搞古典音乐的艺术家们,往往都略宅,在人情世故上也不那么的敏感这方面。 真的怪不得他们,因为想在古典乐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真的需要非同常人的专注力和毅力,心无旁骛什么的绝非戏言,当事人就真的没有那些精力去关注外界杂七杂八的东西了。 可想而知,当这群同样视音乐为生命中的重中之重的人扎堆聚到一起时,这种于常人而言略显不合群的气质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无限放大了。 于是很自然的,在谷毅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这场谈话就开始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进行下去,连带着元鸥也一起了解了下古典乐圈中那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古典乐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呀,”方城喝了口咖啡,脸上露了点愁容,“尤其是亚洲人,本身古典乐的主流起源不在这边,成长环境就不一样,首先在理解力和接受力上就先天不足,而且圈内总会有个先入为主的偏见,觉得咱们亚洲人玩儿不转这个,黄种人想要在这里面出人头地,太难了。” 的确,本身不同国度的不同人种在价值观和理解角度方面就有偏差,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并不是说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了的。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难耐下性子来,”说到这里,方城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喜欢古典乐的孩子们越来越少,我真不敢想象再过几十年会是什么样子。” 现代社会的各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