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卖身葬父 (第2/5页)
洛阳里坊共有三市,北市有码头,最是拥挤热闹,各地的商贩多在此交易,因而酒楼、酒家也是最多的。西市号称金市,是聚钱之所。而南市独占两坊之地,则是最繁华的,店铺最多的所在,据说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百余店,货贿如山。在它的西南方是修善坊,多车坊、波斯胡寺等。说白了,隐隐有现代城市的市中心感觉。而隔了三坊之地,一坊为一里,不远不近,闹中取静,静中又出行方便,实在是很好的地段。更据说,这一带虽然没有名气最大的达官显贵,也没有豪华的园林式的建筑,但隔壁的隔壁坊,住着一位很有名气的大文豪。 这样一对比,似乎比富人区的中心地段更好。在古代,谁不愿意与文化人住在一处?处处显得有品味,有文化气息。 房主也是读书人,他妻子还是一个没落的高门之女,因为儿子在外地做了官,夫妻两个要投奔儿子。大约是不打算回来了,所以要卖房。 春荼蘼和春青阳去看过,见那是一处两近的宅院,虽然比之邻居的房屋,显得小了些,但胜在精巧规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春荼蘼要求的大树和水井,院子也够大。夹在高门大户间,即不显寒酸,也不起眼,真是低调又舒服,祖孙两个一看就爱上了。 只是这价钱……要二百五十两,折合rmb五十万。 春荼蘼当场就想买下,她手中的银子刚刚够,略略有一点盈余,何况主人家还附送五成新的、很有生活品味的家具。她是见识过现代房价的,如果在北京,这种四合院似的房子,得论亿元来计量,五十万基本算是白送。可春青阳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在大唐除了高级的绸缎绢帛比较贵,可以抵货币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