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42章 先进经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先进经验 (第3/8页)

道答案,因此他又催促着黄来福领他们到堡外各地一观。

    “熊公,我五寨堡农田之所以能年年丰收,最重要原因就是在水利灌溉之上。”

    在五寨堡外,清涟河边,黄来福大水车身旁,黄来福对叶梦熊等人道。

    清涟河边,庞大的,已成五寨堡标志景物的黄来福大水车不停地转动,哗哗的水,不断地引提上来,汇入岸上的水渠储藏起来。不过再过一些时间,河水就将结冰,忙了几个月的黄来福大水车,也将停止工作,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从这里望去,沿河林立着数十轮大水车,不断灌溉着两边的田地。不过眼下的五寨堡,早己秋收完毕,特别是到了现在,一片的农闲,各农场田地中,并没有几个人在走动。

    “老夫明白了。”

    叶梦熊沉吟了半晌,叹道:“只是如此庞大的水车水渠,怕投入的人力钱粮不在少数吧?我大明各州县百姓,有此能力者怕是不多。”

    黄来福道:“熊公高见,一语中的。寻常百姓,确是无此能力,各地官府,大多也无此财力。如强以役催之,又恐激起民变。”

    黄来福沉吟道:“或许,各甲各里百姓,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出钱同力,这样人多财足,或可办理。”

    叶梦熊想了半会,最后叹道:“难啊。”

    只有李如松眼光闪动,他身为宣府镇总兵,兵多粮足,控制众多的军户,五寨堡的方法,对于他来说,或许不是问题。

    随后众人又在黄来福的带领下,参观了五寨堡各个作坊,冰库,各食品厂,特别是五寨堡肥料作坊,让各人惊奇,这里生产的各种农田肥料及杀虫剂,让各人大开眼界。

    怪不得五寨堡年年大丰收,有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系统,又有了各种的肥料及杀虫剂,想不丰收都难。李如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