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259章 火炮、军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火炮、军校 (第2/5页)

可是很高的。

    这一点黄来福倒是没说什么,毕竟就算到了历史上的十九世纪初,使用青铜炮都是各国的趋势,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的百分之六十的火炮就是青铜炮,甲午战争时日军还是大量的使用青铜炮。一般来说,在铁的材料不过关时,铁只能用来做一些小口径的火炮。

    要想大量的使用铁炮,只能以后炼出合格的钢材再说了。

    这首先是成本问题,再次是制造问题。

    眼下不论大明与西方都是使用翻砂制模方法,不过这时可没多少标准化生产。火炮的级别只是粗略的按照其发射炮弹的重量划分,不过往往这套粗陋的标准也不受重视,铸炮工匠经常随心所欲,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各人有各人的标准。

    而且这些造炮工匠中,他们的造炮工艺都是视为私人技艺,是决不外传的,更是给标准化生产造成困难。

    黄来福看着造出来的几门样品炮,不由皱了皱眉,这些炮中,没有两尊炮是造得完全一样的,质量也不知道怎么样。

    炮手试射时也是皱眉,炮的内径不一样,给炮手的瞄准带来很多麻烦,炮弹不能沿理论上的直线飞行,差率极大,可以说每一门炮都有它的脾气,很难侍候。

    材料的成本就不说了,看来火炮的质量与标准化生产迫在眉睫啊。

    这些时日,这些从内府兵工厂来的造炮工匠们大多在造一些虎蹲炮与佛狼机的样炮,毕竟这两类炮是眼下大明最流行的,也是他们拿手的。

    不过在黄来福的盘算中,他认为将来山西镇只需要三类炮就行了,虎蹲炮,还有发射六斤重实心炮弹的大炮(类似西式的六磅炮),发射三斤重实心炮弹的中炮(类似西式的三磅炮)。

    虎蹲炮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