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 (第6/8页)
中的一处茶楼上,几个正高谈阔论的文人也被惊动,纷纷依窗往楼下而看,等车马过去后,其中一人道:“听说那黄来福奉皇上旨意入京,筹备东征粮饷之事,哼,他一个武夫,却得如此圣宠,真是天理何在?” 另一人也是愤愤不平道:“看那黄来福洋洋得意的样子,好是风光,却不知满朝大臣,满京的读书人,就没有一个能担此筹粮筹饷重任吗,非要让一个武夫来主理?皇上是怎么想的?” 另一人却是不同意二人的意见,道:“世人皆知那黄来福谋财厉害,我等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承认。再说了,为国效力,何分文武?不叫黄来福来京,东征数万将士,粮饷又如何筹办?” 一人大声道:“只要政通人和,君圣臣贤,区区东征粮饷,只是反掌观纹尔!” 那人道:“反掌观纹?真是笑话,你以为动动嘴皮子,这钱粮就可以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说的容易做得难。” 立时几人大吵起来…… 黄来福的再次来京,还被皇帝托于重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的人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 大明京师城内外的街道格局中,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而这些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宣武门大街、西长安街、阜成门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街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到万历初时,北京的内外城共有街巷一千余条,其中胡同四百余条。 整个北京城内,又分为五城,每城的居民区,皆以坊相称,坊下又分铺,牌等,居民都是典型的四合院。其中中城在正阳门内,由于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人口稠密,下设九坊六十八铺。 原兵部尚书石星的府邸,就位于中城的仁寿坊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