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 (第2/8页)
矿榷税之事,百官们继续纠缠。出名的人物大事中,便有吏科给事中戴士衡,翰林院庶吉士刘纲,巡按直隶御史周盘,翰林院检讨李腾芳等人的上疏,要求万历皇帝罢免矿事,起复被斥诸臣等,闹得不可加交。 在前些时间里,黄来福控制的山西镇《五寨堡新闻报》也传出几篇文章,为万历皇帝的开矿榷税之举辩护,引起了许多文官们的愤怒,不过他们发觉自己并没有什么应对的方法,眼睁睁地看着京师的舆论阵地被夺走一部分。 其实黄来福的《五寨堡新闻报》并没有什么闻名天下的主笔文人,论起报馆内绝世才情的人物,更是一个没有,大多的主笔记者都是些破落秀才或是小吏之流。但纳不住黄来福走的小白路线,大量的钱砸下去,大量低俗的言论信息被散发出来,每张报纸更是象不要钱似的散发,采用的又是白话文,也算是通俗易懂,自然夺走了很多小老百姓的心。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五寨堡新闻报》那些记者们写的东西有趣不说,也算很有学问了,反正各人学问有限,更高级的文章他们也看不懂,有这样水平的文章看己经很不错了,事实上,大多的市民更是连报都不看,只是听茶楼酒肆说书先生唱的报,听着听着,《五寨堡新闻报》灌输的东西不知不觉便进入了他们的内心,越来越觉得报上东西说得很有道理。 说句客观的,《五寨堡新闻报》在眼下大明文人圈中并不能抢夺什么阵地,那些文人们购买《五寨堡新闻报》,也不是为了支持黄来福的观点,只是为了了解黄来福又要搞出什么花样罢了。《五寨堡新闻报》,走的还是迎合或是抢占底层百姓或是小市民阶层思想的路线,与传统文人思想阵地是两个不同的圈子。 只不过以中国传统的文人观点来看,他们认为自己抢占了道德致高点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