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 (第2/5页)
在一张铁桌子旁,黄来福有幸观看了平板大玻璃的整个制作流程,不由心下感慨,这种手工业制造,还是太慢了,后世的玻璃制造,都是采用自动机器生产玻璃。稠厚的玻璃液不断地从玻璃熔炉中流出来,经过碾压,热稠的玻璃液变成长长的玻璃带,冷却后,再用机器磨平磨光切割就成了,哪会如此的麻烦。不过想想,眼下是大明朝,有这个样子,己经很不错了,毕竟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嘛。 对于黄来福的感慨,他身旁的银作局掌印太监当然不会知晓,他只是眉欢眼笑的看着厂内的工人们,将一块块磨好的大玻璃轻手轻脚搬入仓库内,每一块大玻璃,都是等量重的银子啊。 自七月下大块玻璃研制成功后,推向市场,立时又是引起京师各界的一片轰动。黄来福以前就说了,为了给黑暗的房屋带来光亮,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的。玻璃观之如水晶,虽然不如琉璃雅丽,但看上去还是一样的高档华贵,而且比窗纸或是牛角片亮丽得多了,在窗户上装上一块玻璃,是多少的气派? 一时间,虽说黄来福将大块平板玻璃的价格定得很高,然而购者还是如云,不说京师的官员富户们,争先以安装玻璃窗户为荣,就是万历帝,都决定将皇宫内的所有窗户全安上玻璃。而且不但京师,大明各处的城市富户,也是纷纷订购,造成了旺盛的需求,自然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虽说这玻璃厂的大利都是归万历帝与黄来福,然后银作局掌印太监也是分得不少好处,自然是整天乐陶陶的神情快活了。 眼下在玻璃厂外面,就有不少商人在排队等候,希望能第一时间抢到货。而玻璃厂各地的定单,己经排到了年后。为了早日得到货,各地商人们是使出看家本领,就是银作局掌印太监,也不知收到了多少人的红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