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五寨堡商税达五万两? (第3/7页)
各地富户商贾又争先逃税,其实每年各地税课司局收上来的商税都不多。 以大明京城崇文门的宣课分司为例,万历年中,每年收上来的商税不过一万九千八百一十六两。通州张家湾宣课司一年收上来的商税不过三千零九两。放在地方中,江西布政司一省一年的商税银,不过是区区三千二百九十五两六钱九分。就是在江南繁华之地的杭州府,一年征收的折色船料商税正余银,不过是三万六千八百余两。淮安府不过是二万二千七百余两,扬州府不过是一万二千九百余两。 江南繁华之地,一府之地,每年收取的商税还这么少。而五寨堡晋西北苦寒之地,以一堡之地,一年的商税收入就达五万余两,这是非常惊人的。 在场各人听到何朝勋报的商税数额后,也都是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如此多的商税,在大明其它地方是没有的,这标志着五寨堡商业的繁华,也证明了五寨堡税课局税收条例的完善。要知道,虽说收了这么多商税,但五寨堡的商业还是越来越繁华,丝毫没有影响到各商贾的做生意热情。怪不得各人震动。 黄来福也非常高兴,他道:“很好,有这个成绩,这是税课局上下同仁努力的成果,也是与五寨堡商会的配合所分不开!你们都将记一大功。” 渠源锐站了起来,与何朝勋拱手道:“这都是军门的功劳,小的(属下)微末之功,不敢自夸!” 五寨堡税种完善,条例繁多,如果不是五寨堡商会的配合,商税要顺利征收,是比较有难度的。五寨堡商贾中,除了早年来五寨堡的商人外,还有许多近年来堡的商人,这些商贾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