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石见银山 (第4/6页)
,恐虏人紧张,兵火又生等,眼下东征在即,大臣们意思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黄来福冷哼了一声:“幕气!而且那些大臣们根本不了解边地的情况,若东胜卫诸卫一复,可将大明西北边塞防线大大北移,山西镇,大同镇诸镇,再没有直临兵灾之苦。说到补给困难,眼下塞外移民屯田大大起步,完全当地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再从内地千里运粮,何来的补给难事?还什么虏人紧张,去年边塞之战,那些虏人早己吓被胆了,哪里还敢再生是非?”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道:“黄爱卿的意见,朕是赞成的,只是眼下黄爱卿在京,不能直临边地谋划,我看这个事情,便等你回到山西镇后再处理吧?” 黄来福的方法,很有可行性,而且将来成功,这复土之功,也可让万历皇帝名留史书,他自然是愿意的。不过眼下东征在即,事务繁多,万历帝却是想将这个事情缓一缓,等东征结束后,再与黄来福谈这个事。 黄来福拱手道:“皇上英明!” 万历皇帝看着黄来福道:“黄爱卿,朕此次召你入京,商议援朝大军粮饷供给之事,眼下国库空虚,不知道黄爱卿可有什么妙方?” 说话中,语气颇有热切之意。虽然现在万历皇帝在开矿榷税,不过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在历史上,就算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三年的八年中,他总共收到的矿税银不过三百万两。而几次战争,动不动就是费银几百万两。宁夏之战,费银两百余万。两次援朝之战,费银六百万两。还有后面的播州之战,也是费银几百万两。三大征,费银高达千万两,这沉重的军费,压得万历皇帝喘不过气来。 大臣想不出办法,向农民征税,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