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石见银山 (第2/6页)
皇上多出不道之言,听闻军门在山西修文反驳,真是大快人心啊!” 在场几位公公纷纷称是,他们都是皇室的家奴,自然是与万历皇帝站在一边了。 上林苑监监丞道:“咱家书虽然读得不多,但听手下小子们读过报后,也觉得上面说得很好,到了街坊上后,许多百姓们也认为报上说得很有道理!” 御马监奉御太监陈奉道:“此报大快人心,让文虫们哑口无言,黄军门有没有打算在京中开设分馆,继续为皇上分辩效力?” 黄来福道:“当然了,黄某此次前来,便准备了在京中开设《五寨堡新闻报》分馆,除了继续为皇上辩明开矿榷税之必要外,还打算派出随军记者,随东征军入朝,记录我大明将士英勇作战的事迹,让百姓们知道,将士们是为皇上而战,为我大明而战,才在异域疆土上洒下自己热血的!” 几个太监都是吸了口气,内心暗道:“妙啊,这招果然是妙啊!” 他们互视一眼,都是看出对方眼中的意动,还有对黄来福的吃惊与佩服。说起来,大明太监们由于与文人对立,在民间印象一般都不怎么好,不过他们一般都是无可奈何,谁让舆论权让文人们掌握呢?虽说有些太监们有时可以依靠皇权,将文人们踩在脚下,如魏忠贤、王振、刘瑾等人,不过事实上,他们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在民间与历史上的舆论印象更是一团糟,动不动就是jianian臣与勾结宦官祸国。太监们,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己经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不过太监也是人,虽说是不完整的人,很多人也是有自己的理想,自己在历史中留下贤名,清名等追求的,但如果舆论权掌握在文人手中的话,不论他们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在世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