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226章 踊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踊跃 (第6/7页)



    如规定琉球国每两年一贡,安南、占城、朝鲜等国每三年一贡,日本国每十年一贡,且每一贡期人限200名,船限2艘,并发给编有号码的勘合证,勘合不符者不予接待,而且定期作废,有新的勘合才可贸易。

    不过当时海贸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大明的丝、棉、锦绣、针、铁锅、瓷器、古钱、古字画、药材、漆器等,都是日本国民非常喜欢的,价格也相当昂贵!丝绵每百斤可卖银200两,红线每百斤可卖银70两,水银每百斤卖银300两,针一根可卖银7分,铁锅一个可卖银一两。

    大明商人运货到日本一次,便可获得原本六、七倍的利益。

    眼下江南的商人到日本等国贸易己经兴起,各样海商通过贸易巨富者不计其数。不过就算江南的商人到日本等国贸易不绝,这市场也远远没有打开,如果两国大规模开始贸易,这前景可说是非常可观。特别是对北地的商人来说,就算将来与朝鲜国贸易,也是利润丰厚。

    一时间,厅内一片沉静,许多都是心动不己,在心下快速盘算着。

    显而易见,购买这种记名债券,等于是各人先期交于黄来福的投名费,风险与利润并存。将来成了,众人跟着黄来福吃得满嘴油光,不成了,大家投入的巨额资金便泡汤了。

    做还是不做,非常考验各人的魄力与胆量!毕竟每笔记名债券最少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

    渠源锐仔细观察着场中各人的神情,他微笑道:“我知道诸位的疑虑,不过我要以亲身的例子告诉大家,当冒的风险,还是值得冒的!当年的我,也正因为断然与军门合作,才有了渠某今日的地位与成就!”

    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