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271章 改土归流、封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改土归流、封赏 (第3/6页)

麻烦,所以让各地土人自治,但是历史无情地证明,这个土司制度却是造成各地屡屡发生动乱的重要原因。

    依明时的土司制度,各地土司不需向国家交纳税赋,土司官只需每三年向朝廷纳贡一次,而且区域内一切自主,如同国中之国。如此过于优待,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土司特权思想,越来越骄横跋扈,甚至在境内驱赶残杀汉人,造成国中之国的事实。

    这些人特权享受惯了,骨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与汉人区不同的政策是理所当然,若是朝廷要求他们如汉人区一样的负担税收与兵役,反而会认为国家对他们不平等待遇,就要造反。

    这点在努尔哈赤身上也是表现明显,建州当时如西南土司一样,也是属于羁勒州,境内的夷人不需要如辽东汉人一样的纳税,只需每三年纳贡一次便可。由于建州的这种特权待遇,加上当时辽东镇的汉民税役负担重,汉民纷纷逃往建州,当时辽东便有“走于辽不如奔于胡”的说法,而努尔哈赤羽翼丰满后,便如杨应龙一样的起兵叛乱了。

    所以说土司制与羁勒制一样,都是当时的国之大害。其实明人官员也不是没有人明白这一点,不过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当官的都是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官原则,境内的土人与胡人习惯以闹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古时官制也多是境内有人闹事,自己的官帽就不稳,所以在各地官员的姑息养jianian下,明知大害,土司制与羁勒制还是成为各地通行的非汉人政策。

    这样的结果,也是大明边境叛乱频繁的原因。杨应龙多年来屡屡领兵作乱祸害巴蜀地带,却被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