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一百一十五章国富与民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国富与民富? (第3/4页)

    大家只好又重新将失败的原因说了一遍,赵桓沉默片刻才补充道“诸卿所言甚是,然朕以为有一点诸卿当谨记,国富亦要民富,国富而民穷,百姓食不果腹,吾等之罪也!”

    宰相们相互对视一眼,心下了然,大宋商行、大宋银行、海运都已经启动,这都是赚钱的事,而且效果都很好,但这都是富国的政策,真正富民的政策却似乎还没有。

    大概皇帝是被青州案刺激到了,不仅皇帝被刺激到了,连宰相们也被刺激到了,一个知府的家底比当朝宰相还要丰厚。

    官商勾结,从农业到商业,一层层压榨社会的财富,大宋的财富现在呈现一种可怕的金字塔形状,并且这个金字塔的顶部特别窄,底部非常宽大。

    土地问题已经十分尖锐,但真正的核心问题却是贫富差距的问题,庞大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贫苦的大众因为要生存下去,不得不卑躬屈膝。

    赵桓真正要解决的其实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最理想的社会形态是椭圆形的,有富人,但中间的殷实家庭应该占主流,那些不愿意干活、懒惰的人才应该流落街头。

    看着自己的宰相,赵桓道“诸卿都说说吧,如何在百姓富裕起来?”

    徐处仁道“陛下,大宋商行的成立已经可以带动一部分百姓富裕起来,具体执行事务此后都交予民间,朝廷发放俸禄,最后钱都会到百姓手中。”

    赵桓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朝廷有很多大型工事,例如挖矿、修路、建造宫殿房屋,废除徭役之后,都是要付钱给百姓的,这部分的钱的确会流到下面。

    何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可以加大对居养院和安济坊的投入,先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