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 (第2/4页)

权,有监察百官和处罚之权,有考核诸侯国之权,有统领百官朝议奏事之权,有封驳圣旨和诤言之权,凡国家有重大事件,均有丞相主持百官商议,再由皇帝与丞相商议后定夺。

    所以丞相的定位,是协助皇帝管理国家、百官、军队、外交等方方面面,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决策权。

    丞相开府配置的属官有丞相司直负责监察百官,丞相长史、史、少史辅助丞相处理政务,东曹负责郡国事,外出监察州郡,西曹领百官奏事,主簿省录众事,另有议曹、辞曹、奏曹、贼曹、决曹、集曹、户曹、法曹、尉曹、仓曹、兵曹、金曹、侍曹等等分管各类国家事务。

    可见开府的丞相府实际就是个小朝廷,丞相同时拥有国家决策的执行权,只是大事需要召集百官朝议并上报皇帝。

    所有丞相的权力是同时拥有决策权与执行权,能对皇权造成极大的牵制和威胁,这与本朝的宰相只拥有决策权有本质的区别。

    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下,皇帝的想法很难高效执行下去。

    难怪汉武帝时期要设置内朝来分夺丞相的权力,后来又延伸出大司马、大司徒等分权,到后来直接将丞相废掉了,直到曹cao出现,又开始有丞相,但也很短暂。

    到了隋唐,是不设立丞相的,开始搞三省六部了,三省六部的出现就是为了分丞相的权,可以说把丞相一个人的权力从大司徒大司马一类的切割成了无数小块,再在每一个职能部门安排老大、副手。

    到宋朝就更牛逼了,财政权由三司认领,发兵权由枢密院认领,行政权由政事堂认领,这三个部门可都是有很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