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皇帝的决定 (第4/4页)
一步,舆论是可以控制民心的,皇帝一个人是无法对抗地主阶级的,必须要发动百姓的力量。 至于为何赵桓突然问秦桧这个问题,因为他收得谢大海的消息,南方已经有人在密谋煽动当地豪强,收买人心,只要京师公布新政,南方必然出乱。 这也是赵桓赶去新军营阅兵,与新军将领喝酒的原因,皇帝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只要南方有大规模异动,他不介意让宗泽帅师南下平乱。 这是赵桓的逻辑,赵桓想一口气将徭役砍死,这样才能将百姓的时间和精力都释放出来,才能有更多的人提高自己的收入,百姓提高了收入,一来是社会稳定,二来是商业也会出现空前的繁华,商人们赚的多了,自然交的税也高了。 在古代,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那里有那里的利益链,若是将南方惹恼了,很有可能有人会造反,有人利用长江天险来和汴京干架。 金人刚刚被驱逐出去,河北与河东百废待兴,这个时候不太适合和南方打起来。 一念及此,赵桓心中有了打算,其实在问秦桧之前,他就有了计较。 同时,他也十分清楚,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已经开始各自行动起来。 如今的形势,与完颜宗望打到东京城下不太一样,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大宋与金国之间的矛盾,他赵桓当场杀大臣,不会造成内部激烈反弹,毕竟蔡京等人的名声也是臭了的,杀他们是人心所向。 思前想后,赵桓打算采取秦桧之策,先在京东路和京西路以及河东、河北两路推行新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