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四月天 (第3/9页)
本意是要和她打招呼,那女孩条件反射以为是要挨打,赶快护住头,真的是可怜。 而那女生的父亲,还是一位“讷河大兵”,卫华厂有许多“讷河大兵”,农村的退伍转业军人分配到兵工厂,以为是“政治可靠”,这一部分人叫做“黄棉袄”,另外从技术学校毕业的叫做“蓝棉袄”,构成了卫华厂的主体,讷河大兵在本市的名声非常不好,有一些人进城后就甩掉了农村的妻子,而这一位则是酗酒+家暴,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讷河大兵都是恶劣的,只是总体形象欠佳。 毓红笑着说:“行了,二姐,我知道了,他喝酒其实也不是因为自己爱喝,只是心里闷,借酒消愁。” 要说乔三春,也是个苦命的人,并非是母亲的亲生孩子,那夫妻两个没有孩子,乔三春的家里穷,孩子又多,便过继给了亲戚,糟糕的就是,他乃是父亲那一边的亲人,与母亲没有血缘关系,养母便对他很是苛刻,总是让他干活儿,待他又严厉,养父不管家里事,主要是养母做主,因此乔三春从小便很辛苦,倒是练成了做饭的手艺,只是难免心中苦闷,长大了一些,便喝起了酒,发现果然沉醉之后另是一个世界,淡忘了人间的忧愁,从此便越喝越多,难以自拔。 倘若毓红不是身体有所遗憾,本来不必找这样一个人,所有七个姊妹之中,毓贤最心疼的是毓红,毓红的头脑相当好,与文艺青年铁城不同,毓红擅长理科,特别是数学,倘若不是因为左腿的损伤,本来是有希望考大学的,毓贤曾经设想过,就考数学系,将来当数学教师,也挺好的,可是毓红小的时候得过一场小儿麻痹,就此左腿不很灵便。 建国之后,本来是几乎消灭了小儿麻痹,幼儿给吃一种“糖丸”,从此便有了免疫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