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第1/3页)
华服青年见武后面色阴沉不说话,以为她是生气被夫人戴了绿帽子, 立刻委委屈屈:“夫人,上次在酒楼见面, 你对我眉目传情, 还约好在寺庙花前月下,我这才特意翻墙赶来, 你如今怎么不认了?” 他甚至还甩出一条绣帕证明是李治给自己的定情信物。 李治这时一摸才发现,自己的绣帕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因为他毕竟是男人, 对这种小玩意不怎么在乎, 华服青年不拿出来他还以为没带。 而武后瞥了那条绣帕一眼, 听到青年说什么定情信物想笑。 这绣帕是宫中绣娘绣的,要凭借绣帕传情,怕是得跟绣娘传情。 虽然她不信,但是寺庙人多眼杂,客堂虽然分了男女还有其他人,客堂其他女客被惊动,出门而来, 恰好听到这话,还有些愤怒:“什么人竟然敢在寺庙幽会外男?知客僧呢,快来把这些人赶出去!” 李治:???都不问问就这么给他定罪了? 李治又气又怒。 不仅仅是因为他被倒打一耙, 也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被sao扰被冤枉, 而且背负罪名的是“武后”。】 “我就说话本子里动不动小姐留下发簪或者手帕给书生定情不靠谱,没准是书生偷得呢!” 乾隆时期, 陈端生在杭州的家中,一边吐槽, 一边不耽误自己写书。 书桌上,满桌的书稿中纷繁复杂。有她听天幕里的故事听到精彩地方写下来的摘记,也有受到故事启发记录下来的灵感。 她联系着身边街头巷尾、家族乡里听来的故事,把它们都写成自己喜欢的故事,给世间不平之事用文学创造一个理想的结局。 “先前听说有些酸儒腐儒,女儿去寺庙拜佛被登徒子唐突碰了手臂,就认为是女儿不守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