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第2/3页)
对》七部自古传承的传奇兵书进行汇总,结合宋代先进的科技文明编纂《武经七书》(1)。】 尉缭:??? 《尉缭子》?这不是他写得兵书吗?竟然还传到后世,竟然还成为后世编书之后考武举的考题? “《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秦以前就有了。《尉缭子》大秦也有,熟读这些兵书就可以当名将?”嬴政哪怕不懂兵法,但也见过不少名将,没见谁一天到晚看兵书就能打胜仗的,倒是知道一位纸上谈兵的赵括。 尉缭疯狂摇头:“陛下千万别信,《六韬》相传是姜太公所著(2),姜太公是名将吗?《司马法》有人说是姜太公所著,也有人说是商周时期的大司马所著,著书者都不明。不知道是谁假托姜太公写书。但是臣虽然写兵书,臣打仗也不如武安君和王将军!” 前面兵书是谁写得嬴政不在意,只要有用都可以学一学。 听到最后一句话,嬴政死心了。 别的不说,尉缭的确不是名将,别说打仗不如王翦老将军,怕是连蒙恬都不如,尉缭厉害的是谋略是口才,还真不是上阵打仗。 嬴政有些疑惑了:又是军阵图又是军事理论,宋朝以这些书籍考核武举考生,总不至于全招一些“策略家”和“赵括”,那谁去带兵打仗? . “药师后世留名,文章还被用作武举,不错。”李世民颇为高兴,李靖可是他的大臣。 “《李靖问对》???”李靖本人却一脸茫然,“臣没写过这本书。” 他写得兵书和文章不是叫《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韬钤秘书》、《卫国公手记》、《兵钤新书》和《弓诀》吗? 这书名就不是他的习惯。 还问对,和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