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3/4页)
多建筑物设计、装修项目,在国内逐渐有了名气。 曾经小小的一层办公区,随着业务扩大,在越江新区豪掷过亿,建起了全心大楼,远眺越江桥。 小老板成为大资本家,跟律风聊天还是一如既往地透着兄弟义气。 “我们公司就想拿富云县附近的项目,这样南海隧道建设的时候,咱们海里岸上都是自己人,有问题打声招呼,立刻解决。保证没有岛民闹事,耽误施工!” 林一齐也算是一枚热血青年。 南海隧道宣布动工,他恨不得亲自下地,为国搬砖。 现在终于有机会登岛奉献,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抗议示威的富云县,想把这一块圈成自家地盘。 他早不是当初傻乎乎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说起规划和竞标优势来头头是道。 律风一边安静听,一边感慨林小老板独当一面。 他笑着说:“你们去竞标,机会应该挺大的。这次是国院评选,所以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国内的建筑公司和事务所。” 宝岛开放的大商机,有了国院把控,自然不会流向国际。 更何况,抗议的民众对岛资实业积怨已久,什么德国的、法国的著名建筑建材公司,沾染上了岛资实业,都变得不可信任。 人们迷信外国实力的观点,在建筑裂缝与桥梁坍塌之中渐渐消散。 中国基建的效率与质量,将会从南海隧道开始,横贯宝岛。 律风一点儿也不担心这次的公开招标。 重建宝岛、维护宝岛安全,也是国院的使命,自然会挑选最为优秀的团队,共同合作。 只不过,他关心着岛资实业的遗留问题。 自从桥梁垮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