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4 (第3/4页)
,想留在太学做个经学博士候职。弘阳郡王那时只得八岁,却凭三寸不烂之舌,令他回心转意,出京为蕲水县县令。若没有弘阳,就没有他的今日。他理当好生辅佐。” 当年裘家的两位夫人进宫来求陆皇后和慎妃,想让裘玉郎留在京中。高曜心疼母亲,鼓起勇气用触龙劝赵太后的故事讽谏舅母和表嫂,裘玉郎才能顺利外放。陆皇后和慎妃都已过世,高曜也失了那股天真愚勇。毕竟,都五年了。 我恍然一笑:“是。当时裘大人金榜题名,被任命为蕲水县县令。裘大人在京中迁延,直到陛下亲征都没有上任。弘阳郡王殿下此举乃是为父分忧。” 皇帝微笑道:“那时候你还是曜儿的侍读女巡。弘阳知道为君父分忧,也是你教导得好的缘故。” 我忙道:“这都是夫子的功劳,微臣不敢居功。” 皇帝笑道:“你不必谦逊。夫子教书但求无过而已。触龙劝赵太后,‘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将冯奉世、郑吉、陈汤、班超、赵广汉之流随意品评,略无滞碍,这些绝不是夫子所教授的。正因你教得好,朕才升你做女校。” 我清楚地记得,他升我做正六品女校之时我忐忑到惧怕的心情,遂垂眸沉静一笑:“陛下记得清楚。” 皇帝笑道:“裘玉郎能有今日,也可说是拜你所赐。” 我笑道:“微臣实不敢当。未知裘大人究竟如何有为,竟令陛下赞不绝口?” 皇帝道:“裘玉郎一上任,三个月内将前任三年中积下的案件一一审毕,监牢一空,庶民欢悦;督促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