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 (第3/4页)
一丢,径奔大堂,问:“查的如何?” 一帮幕僚及主事官员忙起身行礼。 其中两个年纪大的已看卷宗看得头昏眼花,对上元黎犀利视线,立时觉得头顶似悬了把刀似的,不由感叹,听闻这位殿下为追查蛊毒线索,在藏书阁翻阅了一夜的书,眼下又马不停蹄赶来这里,换成寻常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早撑不住了,这位竟精神抖擞,毫不见倦意,撇除办事风格与难以相与的性情而言,的确令人敬佩。 柳青在后面疾步跟着,道:“臣已带着衙中人将近五年内的大小卷宗统统翻阅了一遍,除了一桩涉及武林的乌龙事件,并未发现任何与蛊毒有关的案子。” “什么乌龙事件?” “委实是一桩乌龙事件,说是江湖一末流门派弟子为了骗取衡山派的武功秘笈,使用下三滥手段绑了衡山派的少主,并趁那少主昏迷期间在其四肢用一种特殊的靛料绘满奇怪图腾,待衡山少主醒后,骗他说那是蛊毒所致,需用门派秘笈交换解药。那靛料擦不掉洗不净,衡山掌门信以为真,倒真拿了一半秘笈出来,去换所谓的解药。事后发现真相,悔之不迭,才一怒之下将此事诉诸官府。” 说话间已走到公案前。 柳青自觉的把位置让出来,一边整理混乱的案牍,一边觑着元黎面色道:“依照杨前辈的说法,这炼蛊之术过程极复杂,蛊王产生后,要先‘开荤’,‘开荤’后继续在阴暗湿毒处蛰伏五年锻炼毒性,才可正式出师杀人。眼下臣等并未找出五年前这蛊王‘开荤’犯下的案卷,恐怕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不,这凶手非我大靖子民,要不,就是有地方衙门漏报了案情。无论哪一种,都不好排查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