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 (第4/6页)
现在的所谓“和解”,不过是双方的权宜之计,是形势所迫。 未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桂林郡就将再次成为四战之地。说桂林郡是领地北境中枢,一点都不为过。 这么一个战略要地,自然需要选调一位强力郡守,配合驻扎在此的豹韬军,做好北境整体军事防御以及相关战备。 范仲淹、田文镜以及鲍叔牙几位老牌郡守,自然而然地进入欧阳朔视线。三选一,欧阳朔需要做一个决断。 范仲淹不用说,足以胜任。 大清模范总督田文镜,同样是一位合适人选。说起来,田文镜可是领地正儿八经的第一位郡守,资历最老,能力也强。 诺大的琼州郡,被田文镜治理的井井有条。 依靠造船业、盐业、木材以及香料等产业,琼州郡可是领地最富庶的一个郡,郡财政收入甚至超过刚被撤销的廉州郡,仅次于山海城。 远洋贸易的兴起,更是将琼州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田文镜的斡旋下,琼州郡的黎族人纷纷走出大山,在平原生活。作为第一任蛮族事务谈判代表,田文镜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甚至要强于范仲淹。 除了这两位,浔州郡守鲍叔牙也是个合适人选。行政署长萧何举荐之人,正是鲍叔牙。 在出任浔州郡守之前,鲍叔牙就担任雷州郡守。调任浔州,同样是临危受命,负责治理一个被太平天国祸害的大郡。 短短不到半年,鲍叔牙就基本肃清了太平天国的余毒,能力可见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