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坤的假说 (第4/6页)
夸克、两个下夸克组成。 目前已知有十七种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种,而通常来说,我们所理解的最小粒子,就是费米子里的夸克和轻子,像我们熟知的电子,就是轻子中的一种。以人类现在的各种加速器和探测手段,无法再对这些基本粒子进行分割。 在向坤的假设中,他的“意识纠缠粒子”,可直接在夸克以及其他粒子上“施工”,对它们造成影响。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和特性,而原子的特性,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由它所构成的物质的特性。 想要组成各种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原子,当然不是像拼积木一样简单地把这些基本粒子拼凑起来。 原子核内部,夸克之间的“强力”,是四种基本力中最强的,想要在这种微观层面进行“施工”,所需的能量非常非常庞大。 分解环境中的粒子,再重新cao作它们,聚合它们,别说是俱现出一块拿破仑蛋糕、一块脆皮猪肘,就算只是凭空俱现一粒真实的沙子,所需要的能量、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但这只是从通常的、宏观物质的角度来理解,或许在微观粒子层面,向坤的“意识纠缠粒子”,有着更有效率、更有技巧的“施工”方式? 向坤猜想,“意识纠缠粒子”或许能在更高维空间活动,或者本就是更高维空间的存在,就好像很多问题,我们在二维平面上很难处理,但引入了三维空间后,就能够非常轻松、直接、简单地解决。 在三维空间无解的距离问题、光速问题,当引入更高维空间后,说不定也同样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解决。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