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 (第4/4页)
嫡女,也是品貌俱佳,太后甚至搬出了亲上加亲来软硬兼施,最后还是没能扭过皇帝两口子的大腿,太子妃定了郑家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杨家在太后百年之后,就会失去皇家的庇护,不能直接的上达天听,意味着皇帝的翅膀已经硬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也说明了,在老派关系错综复杂的文官势力和忠良新秀武将中,皇帝选择信任并把继承人托付到郑家的手中。 这也许是杨家坠落的先兆,也许是皇帝的不为人知的考量,在输了太子妃这一战后,杨家不得不重新考量,龙椅上的这个皇帝心里,是怎么看待杨家的。 这区区几十万两白银,能做军费,也能给地方做建设,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皇帝选择谁。 所以杨老大人这才站出来,在深秋的宫殿里,说出了一身的热汗,他的年岁已经高了,皇帝体恤老人家,宣了退朝明日再议。却单独留下了靖海侯严尚书。 军费与建设之争进入拉锯战,双方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许是郑家的授意,也许是武将们忍无可忍的反击,这天,御史台的某个御史在朝堂上,哭谏了吏部侍郎李大人,说他为母亲服孝未满三年,他儿子欺行霸市强抢民女,他老婆强买强卖京郊的土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哭得震天动地,十分悲苦,求着皇帝严查此事。 李侍郎两腿一蹬,在朝堂上当场就昏了过去,皇帝感到十分糟心,挥了挥袖子又宣了退朝。 李侍郎是杨老的一个门生,不算太得意,不算太重要。就是那派老古董在吏部安的不起眼的小棋子,但今天家底被人当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